湖北程力厢式车------ 卡车业两大教训弥足珍贵

 

湖北程力厢式车------ 谈起卡车行业的发展历史,不得不说一汽。1956年,前苏联帮助我们建一汽,当时的定位就是生产中吨位卡车,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同年在一汽诞生。1960年,济南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JN150型黄河牌8吨载货车,当时黄河是仿照前苏联的嘎斯49车型,那时全国的车都是仿造前苏联的,因为我们没有技术,也不会造,仿造的水平还很低。

 湖北程力厢式车------  1964年,中央要建二汽,主要为了生产越野车,当时“三线”建设正如火如荼,中央对“三线”工厂的布局要求是“靠山、分散、隐蔽”,出于这样的考虑,二汽定下了要在山区建厂。我是这个厂的总设计师,选来选去,把厂址选在了十堰。1966年,“小计委”的领导来考察,把我狠狠批了一通:“你们怎么选的地方?这叫什么山啊?小馒头!我们的原则是进大山,你们再往里走,到秦岭去。”

 湖北程力厢式车------  这弄得我压力很大,赶紧给在北京的领导饶斌打电话。饶斌很快赶到十堰,我们根据“小计委”的意见往秦岭走,翻了两座大山,沿着秦岭走到汉中,越看越泄气。那地方根本不适合,进不来,出不去。周围几百平方公里,除了高耸入云的山峰,基本没有适合建厂的平地。山高差距近千米,铁路怎么进来?没有铁路,每年几百万吨的物资进出怎么解决?而且,这种地形生产车间怎么布局?最后,我坚持主张往外走,最终选在了十堰。

湖北程力厢式车------   回顾这60年,要谈经验教训,那就是以后再叫我选汽车厂厂址,我绝不会选择在山沟里。二汽跟法国雪铁龙合资时让我去选址,我就选在了武汉,如果还在山沟里,肯定死路一条。

湖北程力厢式车------   后来我有机会访问美国,偶然看到一本杂志上有卫星拍摄的二汽厂的照片,哪个厂在哪里一清二楚。在深山里建厂只是徒然增加建设成本和难度,所以我就发誓,绝不去山沟里建厂。

  产品应多品种、系列化

 湖北程力厢式车------  重型汽车厂从设计建厂之初就只有军,没有民,结果军车质量上不去,产量小,企业没有效益,工人坐等着国家发钱,国家不堪重负。

 湖北程力厢式车------  二汽是我们国家新建的最大的汽车厂,生产纲领是10万辆卡车,这个规模是相当大的,从世界角度看我们也排在第三。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先进,反而从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建厂思想的局限。西方汽车厂家的规模比我们的要大得多,但它们的产品多元化,80%是轿车,其余的是卡车。卡车根据运力的结构不同,又分为重型车和轻型车,重型车占20%,轻型车占70%,中吨位的通用型车不多,只占10%。而二汽2.5吨、3.5吨的军用车占了4.5万辆湖北程力厢式车------ ,其余的5.5万辆都是中吨位的5吨卡车,这种生产纲领世界少见。同时,几万辆军车产能,部队根本消化不了,剩下的就是单一的5吨车。这种车的好处是通用性强,在中国当时的公路状况下,湖北程力厢式车------ 有较强的适应性,不足之处是大吨位的货物拉不了,小吨位的货物又浪费运力。但就是这种车我们还定下5.5万辆的规模,也算是“中国特色”吧。虽然生产纲领这样定,但一汽和重型汽车厂建设中的教训,我们一定要在建厂方针上予以回避。针对它们的教训和二汽的实际经验,借鉴国外汽车厂家的一些有益做法,我和饶斌等人都明确用多品种、系列化和按生产专业化模式,替代综合性大厂的思路。

相关文章

    无相关信息